清代宫廷艳史_第120章心中是害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0章心中是害怕 (第2/2页)

襄,那福文襄虽得了太上皇的赏赐。

    但因为造这个小玩意儿花去的银子也不下十万,里面还送了一个人的性命,原来造这个玩意的人是福文襄的一个心腹随从,他知道总督打算送太上皇一件出色的寿礼,那亲随原有小聪明的。

    他早在半年以前,天天爬在屋顶上,拿一匹布紧紧地扎住他自己的头想着。今天想,明天想,居然被他想出这巧妙的玩意来。

    他关着门,细细地造成了,便去献给总督看。福文襄看了十分称赞。看那万寿无疆四个字,只有汉字,怕太上皇看了不喜欢,又吩咐那亲随加上满字,那亲随又爬上屋去,想了二十多天,便给他想通了机括,加上满字。

    福文襄也十分欢喜,便赏他二万银子,那亲随虽得了银子,一时里却把他的聪明用尽,从此便痴痴呆呆的,回家去不上两个月,便一病死了。

    这里福文襄特打发人把这玩意儿送进京去。第一道关口逃不过那和珅的手,花了五万银子,才替他送进宫去。谁知那宁寿宫总管太监又向他要钱,说:倘然不给钱,那机括走到‘万寿无’第三个字上停住了。

    那时太上皇动了气,俺却不管。福文襄听了害怕,便也送他三万银子。这种情形,嘉庆帝统统知道,他早已要着手查办和珅了,只因碍着太上皇的面子,只得暂时忍着气,但他因为从前和珅递过如意,便也嫌恶如意这种东西。

    满洲风俗,凡是过年过节,一班王公大臣都要递一柄如意,算祝颂他一生如意的意思。到了嘉庆帝手里,便特意下旨,禁止递如意的礼节,他谕旨里有两句道:“诸臣以为如意,在朕观之,转不如意。”

    那文武百官接了这个谕旨,见皇上痛恨如意,大家弄得莫名其妙,只得奉旨免了这个礼节。有许多善于奉迎的大臣,还上奏章称颂皇上崇尚俭德。独有那刘相国知道嘉庆帝的心事。因此,嘉庆帝便重用刘相国,有事便和刘相国商量。

    到这时,和珅才慢慢地有点觉悟嘉庆帝和他不对了,他想,如今仗着太上皇的势力,谅皇上也没奈我何。将来太上皇过世,俺便辞官不做。因此,他常常进宫去伺候着太上皇,那太上皇也非他不可。

    里面有个春阿妃,外面一个和珅,终日陪伴着干隆帝,那干隆帝年纪也大了,没有精力游玩,便十分相信喇嘛的经咒,常常盘着腿儿坐在炕上,默念着经咒。

    嘉庆帝每天早朝回宫来,便到太上皇宫里去商量朝政。干隆帝向南坐着,嘉庆帝向西坐着,和珅也站在一旁参议大事。有一天,他三人正商议的时候,忽然干隆帝盘腿合眼坐在炕上不作声了。

    嘉庆帝看了,也不敢说话。停了半晌,便见太上皇的嘴一开一闭地动着,慢慢地喉咙里有声音,说出话来。嘉庆帝留心听时,却一句也听不出来,只见他喃喃地念着,半晌半晌,忽听太上皇大声喝道:“什么人?”

    和珅在一旁忙跪下来回奏道:“高天德,苟文明。”接着太上皇又喃喃呐呐地念了一阵,把手一挥,叫嘉庆帝出去。嘉庆帝只得退出来。

    但是,太上皇这种古怪形状,嘉庆帝看在眼里,心下十分疑惑,问又不好问得。到第二天,悄悄去问刘相国,刘相国也说不知,后来嘉庆帝忍不住了,在没人的时候去问和珅。

    和珅说道:“这是喇嘛教的密咒,凡是在念咒的时候,有人喊著名字,那被喊的人便要立刻死去。

    如今外面正闹着白莲教,臣知道太上皇要咒死那白莲教的首领。所以太上皇问什么人时,臣便把那白莲教两个首领的名字回奏上去。”

    嘉庆帝听了,心中也是害怕,想这和珅也懂得咒语,这种jianian臣不可不除,因此心中越发容不得和珅,要知和珅日后如何结局,且听下回分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