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4章把霍集占凄子 (第2/2页)
!皇上什么亏待了你?你却要下这样的毒手?”太后忙拦住皇后道:“俺们且听她再说些什么。”那香妃又说道:“再不啊…只求太后开恩,赏俺一个全尸,保全俺的贞节罢。”她说着,淌下泪珠来,扑地跪下地去,连连磕着头求着。 太后看了,心下也有些不忍,便点着头,说道:“看这孩子可怜,俺们便依了她的心愿罢。”皇后也说:“太后说的是。” 太后一面吩咐把香妃扶起,一面传进管事太监来,命她把香妃带出去,吩咐侍卫,拉出去在月华门西厢房里勒死,赐她一个全尸罢。好香妃听了太后的谕旨,忙爬下地去磕了三个头。谢过恩,转身跟着太监出去了。 那两旁站着的宫女内监们个个忍不住掉下泪来。第二天,等到皇帝回宫,得到这个消息,赶快抢到坤宁宫去救时,已经来不及了。 太后见了皇帝,便拉着他的手,把好话劝说一番,又说:“那回回女子存心狠毒,倘然不勒死她,早晚便要闯出大祸来。 到那时,叫我如何对得住你的列祖列宗呢?如今那回回女子也死了,你也可以丢开手了。你看,你自己这几天为了她消瘦得不成样儿了。我的好孩子!快回宫去养息养息罢。” 皇帝被太后说了几句,倒也不好说什么,只得退出宫来,悄悄地拉着一个太监,问他:“香妃的尸首停在什么地方?” 那太监悄悄地把皇帝领到月华宫西厢房里,皇帝一见了香妃的尸身,忙抢过去抱住了,只说得一句:“朕害了你也!”那眼泪和潮水一般地涌了出来。 香妃的衣襟上被湿了一大块,慌得那太监跪下来,再三求皇上回宫,那皇上哭够多时,又仔细端详了一会香妃的脸面,又亲手替她捺上了眼皮,说道:“香妃香妃!我和你真是别离生死两悠悠!” 干隆皇帝还怔怔地站地尸身旁边不肯走,经不得那太监一再催请,便从尸首上勒下一个戒指来,缩在袖子里。 走出屋子来,把月华门管事的太监传唤过来,吩咐他:用上好棺木收殓,须拣那风景山胜的地方埋葬下,那太监连称:“遵旨!”悄悄地和内务府商量,买了一口上好的棺木,把香妃生前的衣服替她穿戴了,偷偷地抬出宫去。 在南下洼陶然亭东北角上堆了一个大冢。冢前竖一方石碑,上面刻着“香冢”两个大字。碑的阴面又刻着一首词道: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终,明月缺。郁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一缕香魂无断绝。是耶非耶,化为蝴蝶! 这首词儿是干隆皇帝托一拉翰林院编修做的,刻在碑阴,表明他终古遗恨的意思。这座香冢。 直到如今还巍然独存,凡游陶然亭的,见了这座孤坟,人人都要替当年的香妃洒几点热泪。这都是闲话,如今且不去说它。且说干隆皇帝,自从香妃死了以后,心中十分烦闷。 看看那香妃留下来的戒指,物在人亡,由不得他要掉下泪来,他住在宫中,任你那班妃嫔宫女如何哄着他玩,他总是难开笑口。幸得福康安常常进宫来,干隆皇帝见了他,任你有万千担愁恨,也便丢开了。 福康安陪着皇帝在宫里,有时下一盘棋,有时吃一杯酒,说说笑笑,倒也消遣了岁月。看看过了残冬,已到新春,干隆皇帝慢慢地把忧愁忘了。有一天睡到半夜,忽然又想起香妃来了。 因想起香妃,猛记得还有去年那个回酋霍集占夫妻两人,到如今还关在刑部监狱里,那霍集占的妻子却也长得俊俏动人。 那时只因一心在香妃身上,便把她忘了。如今我何不把那女子唤进宫来玩耍一番,也解了我心中之闷。当时干隆皇帝立刻吩咐管事太监到刑部大牢里,把霍集占的妻子,须在五更以前提进宫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