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梅昭仪_第三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2/4页)

:“快回房去吧!人都走远了。”

    几天后的殿试上,原来的第一名会元沈卓反落至第二名。

    实在是那位会元才学不错,就差在口才钝了些,见识也保守了些。主试者左丞相文言庆提拔他为第一,是考虑了往年先皇的习惯,才让年纪已过四十的沈卓得了会元,而他看好的青年才俊暗谦则名列第二,也不至于落榜,总算是新人老人集聚,长幼有序,顾了伦理也不埋没人才,是皆大欢快的安排哪!

    岂知,新君阳廷煜求才若渴,根本不考虑年纪。

    皇朝正需要行事积极的人才,朝中尽是些观念守旧的老臣,是该有新血注入了,有几分本事就得几分地位,才能使人尽其才。阳廷煜于是出乎众人意料地点了对答如流的青年才俊暗谦为状元。

    殿试过后,主试者文言庆当下便要邀这十人至他的丞相府一叙,文言庆甚至有意留他们暂住几天,好好招待一番,趁势以主试者对考生的师生关系拉拢他们。

    文言庆他很清楚这十人都将会得到皇上重用,他先一步笼络,有利无害。

    众人自然恭敬地领受,唯有傅谦面露踌躇。

    他考虑许久才道:“谢太师美意。实在是门下还有些事情有待安顿,不回去瞧瞧不放心,

    只要一切打点妥当,门下马上便回丞相府,来向太师报到。”

    文言庆笑道:“有什么十万火急的事吗?”

    暗谦解释道:“有几位朋友还盼着门下回去报喜呢!”

    文言庆道:“榜单应已贴出,你朋友们应已得知了吧?”

    暗谦低着头,想脱身又不知该如何解释,一旁探花冯秀仰笑着插口:“太师,传闻咱们新科状元郎还有个共患难的妻子,也一起来到京师陪考,想必年兄便是急着要见妻子一面,真教人羡煞!”原来他对傅谦的传奇故事略有所闻,消息还真灵通。旁人会意,皆露出笑容。

    暗谦满脸通红道:“传闻有误了。门下尚未娶亲,传闻中的那位是门下的未婚妻。”他将实情与传闻拼凑删修,改造了个新版本。

    “这样啊?”文言庆好笑道:“既然已是鹣鲽情深,那就快去吧!咱们也不等你了,你高兴几时上左丞相府都行,要带着未婚妻一同来也行,左丞相府的大门随时为你开。”

    他的戏言惹来大伙儿的取笑。

    暗谦在众目睽睽下尴尬地告退。

    提到未婚妻时,傅谦难免想起那远在千里外崎怜县的何叙君。纵然她不是传闻中的女

    主角,但何叙君是最有资格与他分享这一切、并第一个得知他成功消息的人,然而,此刻的傅谦惦念的竟不是个的未婚妻,却是那传闻中的女主角,那位覆面少妇…还有她的婢女韶娥姑娘!

    暗谦大病一场醒来,见衣衫不整,身上又留有来路不明的血渍,回想朦胧的梦境,马上汗涔涔地知晓他夺走了个女子的贞cao,只是梦境模糊了她的脸,看不清是何人。他赶忙冲出门,想找孙慕鸿来问问,一出门便见孙慕鸿身旁的韶娥姑娘,他心中一沉,迅速猜测苦主有可能是她,再上前欲问个明白,可惜碍着孙慕鸿在一旁而说不出口。

    而韶娥见了他就躲,日后又与她家夫人皆不愿见他的面,他就更确定了。

    也曾怀疑过那覆面少妇,瞬间立即推翻这个可能。她是有夫之妇,怎可能是完璧之身?他在妄想什么!

    既然确定是韶娥姑娘,他便得负起责任,即使她仅是个婢女。如今他既已高中状元,首先该做的便是向她家夫人提亲,娶韶娥姑娘过门。

    犯下这大错,在未能补偿前,莫怪他一心惦念着她们而非何叙君了。傅谦大概归出了原因,愧疚也少了些。

    安面少妇有恩于他,虽不是令他欣然接受,也终究感动于心,他急着想与地分享成功的喜悦。他想让她知道她没看错人,她有眼光,她也一定会为自己识人之明而高兴,他要让她知道!他要让她高兴!

    他急着要让她高兴…

    当然也希望韶娥姑娘高兴!他又在心中补上一句。

    暗谦匆忙回到升平客栈,天已黑了,客栈门口却挤满了人。

    “新科状元回来了!”不知谁这么一喊,人群蜂拥而上向他道贺。

    暗谦差点被人潮淹没,但他无视于这一切。

    “孙兄!”傅谦眼尖地见到孙慕鸿站在人群边朝他微笑,他努力地挤过去,还来不及接受孙慕鸿道贺,他一开口便是:“韶娥姑娘呢?”

    孙慕鸿的微笑打了折。他以为傅谦想问的是另一人,才来这套旁敲侧击。

    “同她家夫人走了。”孙慕鸿的声音有些冷。

    方萱梅拂了拂发,怔怔望着铜镜内的人儿。

    出宫一个多月是为奔父丧。往返中州一趟,她耗弱的精神禁不起舟车劳顿的折腾,终于在进京当天病倒,这一病,容颜也如渐枯的花,一路萎悴下去,如此失色的容貌想得君主怜爱,恐怕很难。

    韶娥为她梳着头,一边道:“小姐,其实您何必这么快回宫?碧渊宫阴沉沉地,小姐好不容易脱离那么几日,何妨散散心?一旦入了宫门,又不知哪天才得见天日了。”回了宫,她便是她的小姐,而不是那覆面的方夫人。

    都已经回来了,说再多地无用,但韶娥仍是怀念出宫的那段时日。

    “胡闹。”方萱梅轻斥:“皇上准了我回乡奔丧,已是皇恩浩荡,我怎好借机在外游荡?要让人知道了,或有了差错,教我怎对得起皇上?”

    “喔!”韶娥不情愿地闭上嘴。

    “还有爹的遗愿,可也不能忘了。”方萱梅疲累地闭上眼。

    她的父亲中州知府方仁德大人,刚于一个多月前去世。知府大人的遗言只有一句,还是管家代转的…别忘好好服侍皇上…方萱梅铭记在心。

    想当初新皇登基,选进八十五名良家女子入宫为秀女,方萱梅正当十七芳华,知书达礼、秀外慧中,已是远近驰名,被父亲寄予厚望地送入宫去,果真如愿脱颖而出,幸运地得到新皇宠幸而封了昭仪,成了后宫除皇后娘娘外最得宠的妃嫔。

    此行虽然低调,顶着如此风光的头衔回乡奔丧,也够抚慰望女成凤的父亲在天之灵了。

    但方萱梅心知这还不够,父亲打她入宫起便盼她封妃,只有封了妃,才真叫光耀门楣,父亲才有机会离开窝了十多年的中州,晋升于庙堂与人一较长短。虽然他老人家如今已逝,想必对妃之父得赠官一品这等荣衔仍是执着,她还得继续努力。

    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