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3/5页)
。 所以她当然也希望自己能像娘一样,嫁给一个真心对自己好的人,至于长相,那一点都不重要。 杜松年也出声道:"爹以前到北方谈生意时,见过女婿一面,看得出他是个正直之人,不用担心,晋儿,如果他敢对你不好,爹一定不会饶过他的。" 杜晋芸感动的笑着。"爹最好了。"她抱了杜松年一下。 杜松年高兴地摸摸女儿的头。 "我可不可以把一半的书搬到陆府?"杜晋芸问。 "当然可以。"杜松年呵呵笑着,"全部搬去也没关系。" 杜晋芸摇头,"其他的留给守斋。"杜守斋和她相差十岁,整天活蹦乱跳的,有时一整天也见不着他的踪 一想到后天就要离开家,杜晋芸不免又觉得难过,为什么她不能永远陪着爹娘呢?为什么她必须嫁人,而且还是嫁给她从未谋面过的人? 一想到那位陆公子,她便觉得有些生气,从他的行为看来,他根本不在乎她的感受,他怎么能在这时候离家,甚至没来和她打声招呼,以至于她到现在连他是个什么样的人都不清楚,这样叫她如何能想出和他好好相处的方法呢? 包糟的是,他的行为已让她开始讨厌他了,那她要如何试着喜欢她未来的丈夫,这真是让她为难,一切都是他的错,他真是太可恶了,一点也不顾她的感受?此刻她早已忘了方才还满心感激他不在城内,现在却又开始埋怨起他了。 为此,她决定在成亲当天,和他彻底长谈,让他知道她的想法,并要他为此道歉,想到这儿,杜晋芸才觉得好过,不自觉地露出一抹笑容,如果他肯道歉,她也会原谅他的,而后他们会因此而好好相处。思及此,她才觉得心情好过些,笑容也渐渐爬上眉梢。 避家苦着一张脸,这次完蛋了,真的完了。 他着急地在大厅中踱步,陆芙琳也频频在大门外张望,前院散坐着一堆轿夫和仪队,大家都在等新郎倌。 "少爷到底是怎么回事?明明说好昨晚回来,结果到现在还不见踪影,迎亲的时间都快到了。"管家看着门外即将西下的太阳,紧张地抹去额上的汗水。 "大哥会不会出事了?"陆芙琳紧张的问。 "不可能,少爷的身手好得很。" "别在那儿兜来兜去的,转得我的头都晕了。"陆静安揉揉太阳xue,她是名丰姿绰约的妇人,盘着坠马髻,体态丰腴,年约五十,是陆震宇和陆芙琳的姑姑。 "可是少爷…" "大哥回来了。"陆芙琳叫道,打断管家的话语。 只见管家马上冲出厅门,"少爷,你可回来了,差点没把小的吓死。" 陆震宇自马上一跃而下,走进大厅,从meimei手中接过大红新郎服穿上。 "怎么回事?这么慢才回来。"陆静安问。 "有事耽搁了。"他简短地回答,马上又走出大厅,翻身跃上另一匹套着红丝绸的白马,"可以叫仪队出发了。"他对管家说。 "是。"管家立即对着闲坐在前院的仪队吼道:"出发了。" 陆静安站在门口咕哝道:"怎么像在逃难似的,匆匆忙忙。" 陆芙琳看着仪队开始吹奏乐曲,往杜家出发。不由得担心道:"大哥这么做真的对吗?" "当然是对的。"陆静安回答,"属于咱们家的东西就一定要拿回来才是。" "可是这对大嫂不是太不公平了?"陆芙琳叹气道。 "我看不出哪里不公平,那个杜小姐也不年轻了,震宇娶她做咱们陆家的媳妇,也算是委屈咱们了,震宇大可娶更年轻的女子。"陆静安不觉有何对不起杜晋芸的地方。 魏晋以后的早婚之习至唐代仍然流行,唐玄宗时,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于法皆可婚嫁,安史之乱后,因战乱流离,士庶穷困,男女婚朗因而普遍延迟。 "姑姑的话不无道理,但我总觉得于心不安。"陆芙琳轻蹙眉头,"但大哥的决定又没人改变得了。" "那倒也是,震宇老是任意而为。"陆静安不满的说,只要陆震宇决定的事,连她这个做姑姑的都无法动摇他的决定。 防震宇这时却觉得有些后悔了,他赶了两天的路,累得半死,他现在最需要的是好好睡上一觉,而不是像个傻子一样坐在马上迎亲。 他的眉头愈皱愈紧,早知道他就不该在今天成亲,他觉得筋疲力尽,可还得像个猴子一样任路人观赏,他的心情实在好不到哪儿去。 "少爷。"管家小声道,"你是要去迎亲,不是去杀人,要笑啊?" 陆震宇瞪了他一眼,"你要我像个白痴一样傻笑吗?"他只想赶紧把这恼人的事解决。 避家叹口气,"那你也不要皱着眉头,看来杀气腾腾的。" 见少爷投反应,而杜家又已近在咫尺,他只得又道:"少爷,你总不希望你的岳父岳母被你吓到而取消婚约吧?你一副想揍人的模样,他们怎么放心将女儿交给你。" 陆震宇受不了地揉揉眉心,但总算努力装出和额悦色的模样,他一定要娶到杜晋芸,这件事他势在必得。 "这样好多了。"管家这才觉得像是在举行婚礼,虽然主子看起来还是不高兴,但至少比刚刚好多了。 当陆家的迎亲队伍来到杜府时,杜晋芸才由绿儿搀扶而出,这时她听见身旁的绿儿倒抽口气。 "怎么了?"杜晋芸小声问。 "姑爷…"绿儿声音发颤。 "怎么?"杜晋芸皱眉,她实在想把头巾撩开,看看为何绿儿的声音在发抖,难道她的夫婿丑得让人害 怕。 杜晋芸虽想掀开头盖,但又不能贸然如此做,她听见她夫婿低沉的嗓音在向爹娘问安,感觉怪怪的,她听得见他的声音,却无法看到他的人。 这时外面的人已开始呼喊"新娘子,催出来"(唐代婚俗之"催妆"),希望她登上轿子,也听见杜夫人吩咐绿儿带杜晋芸上轿,声音有些哽咽,带着不舍。 杜晋芸想留下来安慰娘,她只是嫁到附近,会常回来看他们的,她抓着母亲的手,低声道:"娘…" 杜夫人拍拍她的手,"可得做个好妻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