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1/3页)
第一章 (1) 这是十年前的事了。 一个星期六,上午十时三十分左右,门铃响起,容太太对在书房练习小提琴的女儿子翔说:“别太吵,我去开门。” 原来子翔用的是一把白色电子小提琴,接驳到扩音器上,声震屋瓦。 门外站着两个端正的年轻人,容太太以为他们想推销甚么,或是捐募代表。 他们却笑说:“我们是光明日报记者,请问容太太记得我们吗,我是张伟杰,她是李岳琪,五年前八月,我们也到过府上。” 容太太想一想,有点记忆“是,你们找小儿子翊。” 对,不过当时容子翊已经到美国加州理工读书,所以今年我们一接到消息,马上赶来,以免向隅。” 容太太问:“是甚么事呢?” 女记者李岳琪说:“容太太,我们想访问容子翔,请问子翔在家吗?” 容太太微笑“市内新闻繁多,贵报何必浪费宝贵时间。” 李岳琪有点委屈“去年容太太也是这样讲。” 张伟杰说:“我们访问子翔的时候,容太太可以在旁听着。” 容太太连忙答:“我并非不信任两位,我是这样想:孩子们读书成绩略好,也是应该的事,有甚么值得访问呢。” 李岳琪说:“容太太五年前也这么说。” 张伟杰不客气了,他一只脚踏进玄关“容太太,十六岁的容子翔继兄长子翊考得全省第一名,一个家庭出了双冠军,为华人争光,我们想藉这篇访问鼓励新移民子弟,容太太,请你不要拒绝。” 李岳琪也说:“容太太,你太谦逊了。” 容太太想一想“子翔年幼无知,你们多多包涵,我去叫她,你们进来喝杯茶。” 两个记者骇笑。 他们低声商议。 容太太是真正觉得没有甚么大不了。” 问问是否家庭遗传,到底喂孩子们吃了甚么,读书如此聪敏。” 他们忽然听得响亮的几节乐章,记者虽不是音乐专才,却也认得是贝多芬的快乐颂,短短几句,奏得神采飞扬,欢愉无比,结尾又混合乐与怒节奏,音符活泼得似会飞舞。 这是谁? 一个短发圆脸大眼的女孩自书房探头出来,下巴与肩膀之间夹着小提琴。 记者深呼吸“哗,还会弹琴。” 容太太连忙说:“她这个人勇于学习,一无所得,弹琴不过陶冶性情。” 大家到偏厅坐下,容子翔一直可爱地笑嘻嘻。 容太太叮嘱女儿:“哥哥jiejie访问你,正经点。” 子翔马上答:“明白。” 记者细细打量子翔:大眼晴,光洁皮肤,头发乌黑,看上去向一般土生土长少年没有甚么大分别。 李岳琪问:“十六岁读毕十二班,你跳过级?” 子翔答:“我小月生,同班同学一般比我大十个八个月。” 你考几科?” 九科。” 平均分是九十八点九?” 子翔笑:“是呀。” 李岳琪大惑不解:“怎样获取如此高积分?可需日以继夜苦读?” 子翔吃惊“不,不,只需专心听课,做齐功课,时加温习。” “法文也拿甲级?” 容子翔笑了:“是,正确。” 张伟杰有点不服气“法文这种鸟语式语文,怎样读好?” 子翔想一想“勤练,勤写。” “令兄已赴加州理工,你留在本国,还是南下赴美?” 令兄?”子翔没听懂“令兄是谁?” 李岳琪连忙说:“即你的哥哥。” “呵,对,mama说过,犬儿是自己孩子,令郎是人家孩子,所以,令兄别人的哥哥。” 李岳琪笑得翻倒。 到底是土生儿,法语比中文灵光。 张伟杰说:“子翔,你会留在本国?” “是,我已获省立大学建筑系录取。” “有甚么志愿?” 毕业后到联合国保护儿童协会工作一年。” 李岳琪一怔“不是跟IM贝学习?” 子翔笑笑:“我想为孩子们做些事。” 李岳琪诧异“你自己也还是个孩子,你怎样会那样想?” 子翔脸上稚气忽然收敛“我每周末夜帮本地慈善机构到东边派发热汤三文治给街童,他们年龄有低至十一二岁,我想将来为他们出一点力。” 张伟杰问:“是为着提升自身的灵性吗?” 子翔抬起头想一想“不,是因为这是我必须做的事。” 李岳琪呜地一声。 张伟杰问:“你哥哥在加州理工读甚么科目?” 子翊研习微系统,就是任何利用微米作为计算单位的系统,研究领域范围很广,其中一项是探索食物细胞的机械特性,及分析半导体工业所用薄膜特性等。” 李岳琪问:“他会回来渡假?” 他到加州娜珀谷去学酿葡萄酒去了。” 李岳琪吁出一口气。 这时,容太太自书房走出来“两位可问到甚么?” 李岳琪说:“得益良多。” “两位真客气。” 两名记者告辞。 回到车上,李岳琪说:“是天生的吧。” “噫,忘记问容先生太太做何种职业。” “容先生做建筑生意,容太太是家庭主妇。” “咦,遗传一般。” “我们过些时候再来,监察容子翔进展。” “为甚么有些孩子不喜读书?” “父母总希望子女勤奋向学,可是谁也不知学业优异与快乐人生有何联系。” 张伟杰说:“成绩好可进大学,学历高易找优薪工作,受人尊重,生活稳定,这些,都是快乐因素。” “容子翔可爱到极点。” “她还小,将来,必然受社会污染。” “真难得,她有理想。” “你小时候理想是甚么?” “名成利就,穿得好吃得好。” 两人大笑起来。 (2) 七年过去了。 啊,日月如梭,日月如梭,时光飞逝。 李岳琪一直与子翔维持联络,她成了容家好友。 成年后的子翔瘦了一点,双眼更大更亮,头发稍长,已在政府建筑部门工作,还有,她学好了中文。 一日,她与李岳琪谈到庄子的逍遥游。 子翔这样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月分晦朔弦望,七日一转,年分春夏秋冬,三月一变,朝菌晦月湿生,见到太阳便死,不知有朔月,蟪蛄是蝉,夏生冬亡,不知春天。” 岳琪想一想“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