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恋_第三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1/4页)

    第三章

    慕容映雪放下绣针,伸个懒腰,稍稍除去了腰背上的酸疼,然后她将手按在椅子上,将整个上半身抬了上来,让屁股暂时远离清面,稍稍晃动了一下,然后才又坐了下来。

    要命!为什么会碰到这样的事呢?她第一千次在心中暗叹。

    外面传来悠扬的钟鼓声,师父们的晚课开始了,随着悦耳的梵唱,她的心也渐渐平静了下来。

    她伸手拿起放在旁边的柱杖,将自己撑起来,低头看看双脚,嘴角不由得露出苦笑,原本好好的脚,现在却…断了。

    至于是怎么断的…唉!想到就扼腕。

    摔到床边坐了下来,心思飘向那远在千里外的故乡…

    她奉师父之命进关内上汴京寻其家人代传讯息,哪知半路遇到强盗拦劫,逃跑半途因马被箭射中,让她当场落马摔断了腿,轻易被抓。

    原本那些强盗欲押她做压寨夫人,后来全籍着师父教她打的一手暗器,令那些匪徒不敢近身,杀不了她,也占不了她便宜,他们本欲将残了脚的她丢弃在大漠上,让她自生自灭…谁知在绝望之际,那些匪徒从她的行囊搜出一幅绣画…一幅万民跪在佛前听道的画面。

    也不知是不是佛祖庇佑,那个强盗头子像被雷打到,动也不动地直盯着那个绣画不语,出人意料地,他竟开口请她说出这画的典故。

    而故事是这样的…

    那是佛陀悟出无上正道,在灵鹭山说法,吸引了无数的人,从贵族到平民,甚至引来万兽鸟禽都前来听道的故事…在述说中,她不时穿插了一些因果报应的故事,作恶之人死后入炼狱受烈火、水淹、剐rou等处罚,在她形容那些酷刑时,所有听到的人都脸色发白,当然,她也讲了一则五百强盗成佛的故事,那是她自小就常听到的佛窟壁画故事。

    听完后,那群盗匪沉默良久,第二天拔营时,正当她以为将被丢弃在荒漠自生自灭时,那个强盗头子突然跑到她面前,向她跪下,希望她能将那幅绣画送给他。

    她呆住了,见到昨天还是凶神恶煞的家伙,突然像脱胎换骨似的,一夕之间,好像全都变…好了。

    尤其在强盗头子一把眼泪一把鼻涕问若现在不再为恶,是不是也能修得正果,不会坠至无边的地狱受轮回之苦?

    自从六年前死里逃生后,她已经不再质疑佛祖的神力,谁也不知道,冥冥中,在最危难的时候,会遇到什么样的转机?

    曾在最绝望的刹那,师父出现了,救了她的命,也改变了她的命运,而此刻…

    毫不犹豫地,她马上告诉那些强盗,只要及时弃恶扬善,潜心修佛,一切都不会太迟,一席话,说的那些强盗们,槌胸顿足,指天立誓,绝不再作恶。

    这个过程,被一个经过的回鹘商见到,不禁啧啧称奇,将她视为“菩萨再世”纷纷对她顶礼膜拜,转眼间,她便成了“圣女”

    在听到她欲往汴京时,以为她是要上京去“感化”更多的人,更加义不容辞护送她来…就这样,在强盗及回鹘人的护送下,她出奇顺利地来到了汴京…而她好像…好像已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了。

    怎么会变成这样?尤其再过两天,她还要开法场,对数以千计的人阐述佛理。

    她有些头痛地揉着眉间,若非这断脚还需要个把月才能痊愈,她早就施展出师父教她的上乘轻功…溜了,尤其发现这座寺的住持悟空大师看着她的目光…令她非常不舒服,却又说不出所以然来。

    拜托!她又不是什么得道的高僧,只是把她从小听惯的故事、佛经说给他们听,就可以感动成这样子…唉!真不知该怎么说才好。

    不过,想到她来汴京的主要目的,她心不由得一沈。

    “没想到西夏让李元昊继承了,版图竟扩张得如此快。”师父美丽冷静的脸上出现了罕见的忧愁。

    “是呀!对我们瓜、沙二州一副势在必得的样子。”说到这,慕容映雪不由得打了个冷颤。

    原本西夏就已不时来侵扰,但都属零星的,就像盗匪劫掠一般,所以瓜、沙二州的驻军都还应付有馀,不致让这两块位在关外,属于汉人的土地,也让西夏结并了去。

    但近来,自从李元昊登基后,动作变大了,不再只是一小队的西夏人来騒扰,而是有计划的开始布军、确实攻占城池。

    “不只是这里。”师父的眼睛望向远方。“李元昊的野心应该包拮了辽和大宋。”

    “啊!他…能吗?”这两个国家可都比西夏还大耶!

    “为何不?他明知瓜、沙二州以宋室为尊,接受宋室册封,他敢明目入侵,就是不把宋室放在眼里,宋辽年年征战,让彼此元气都大伤,至今仍未复原,尤其是宋室,年年得输出大量岁币给辽国,国力日衰,如今西夏正是强盛之际,只怕…大宋已不是对手了。”师父眉宇间增添了新的忧郁。

    “师父,您真厉害,什么事都看得如此清楚。”她不禁崇拜地说道。“不过,师父呀!大宋的事情,咱们也管不着,现在都自顾不暇了,所以别再想了。”

    师父重重地叹了口气。“我无法不想呀!我的家人全都在大宋…”

    “师父…”

    映雪沉默了,她很清楚师父对其家人的思念,向来冷然的师父,唯有在提到其家人时,才会露出鲜有的脆弱和强烈的哀伤。

    虽不明白,这么热爱家人的师父为何会离家背井,独身一人远赴关外,而且,这辈子都不能再回到故园…但她相信,师父必定有重大不得已的苦衷,才会做出如此痛苦的决定。

    师父转向东方的天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