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河山3_第三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4/5页)

他一时有些难以接受,但就在他稍稍定下心神之时,他瞇着眼看向同样也是带兵入宫的玄玉。

    凤翔带兵入宫,美其名为救驾,实则欲窜位,那玄玉呢?手段与凤翔如出一辙的玄玉,会不会是下一个凤翔?

    “卸甲!”不待建羽开口,首先弃剑的玄玉,突对殿上所有兵将疾喝。

    在建羽错愕的目光下,大殿之上轩辕营不分将员或是兵员,登时全数放下了身上所有的刀械并脱去战袍,在建羽尚未反应过来时,玄玉已跪立在地,双掌高捧着兵符与印信,以跪姿一步步跪至阶前。

    “儿臣救驾来迟,有罪!儿臣无父皇圣谕私自动兵,有罪!儿臣带兵入宫陷父皇于危境之中,有罪!”玄玉每说一句便将额际重叩在地上一同“此三大死罪儿臣皆伏首叩认,任凭父皇处置!”

    建羽讶然地瞠大眼,怔看着主动交出兵权,并自请死罪的玄玉。

    “臣等有罪,愿一死以报圣上!”转眼间轩辕营其余跪叩在地的兵将也皆随主一同请罪。

    两手撑在御案上,建羽摇摇晃见地站起后,默然地看着眼前的景况,在经历丧子之痛,与生死一线之间的种种后,他的眼中,泛起薄薄的泪光。

    他曾问过自己,他已经实现他的心愿了吗?

    再次遭到益州大军的攻击,被迫率女娲营出罗郡城迎战的辛渡,在与尔岱对垒之时,站在风中想着这个问题。

    凤翔视他为手中大将,女娲营视他有若神明,余丹波视他为对手,这是他人眼中的辛渡。但他人从不明白他的过去,无人知道他为了今日曾付出了多少代价。

    从年少起,他就一直很想要人下人都记住辛渡这个名字。

    自贫困出身的他,无钱人私垫读书识字,他知道自己没有机会登科及第,而后入朝封官拜相,于是他从军,改走这一条人人部有机会成功的婉蜒崎路,企图用这双手在沙场上杀出功名与富贵,摆脱那艰闲的过去,但,军人这条路并不好走。

    虽然人人部说沙场可造英雄,可成千上万个军人中,又能出几个霍天行与石寅?他无显赫的身世背景,有的就只是一身的武艺,但在军中又有多少个像他这般空有武艺却始终都没没无名,甚至终其一生都让人记不住名字的武将?沙场上的沙,是可堆塑出英雄的沙,但它同时也是可将更多的壮志豪情都掩埋在其下的流沙。

    他不甘只是一个小小的武将,他知道,他可以爬得更高,终有一日他会成为此霍天行那些大将军们更加威名远播的人将。因此他执着地捉住每一个上阵杀敌的机会,毫不保留地发挥他天生就优于他人的头脑,以战法籼不留情的手段在上司的脑海中烙下深刻的印象,-步步地在军中荣晋,一步步地往上爬上他所想要的位置。

    为了保有得之不易的战果,他学会了不计代价,即便在他人眼中看来残忍,每回只要他率兵出征,他永远都会是那个能在最短时限内夺下战果的一方,即使是要他歼灭所有敌军,他亦不会心软。于是渐渐的,他成了令敌军与我军闻风丧胆的猛将,正与闵禄一般。

    他不过是想证明给天下人看而巳,隆隆的战鼓声始终没有停息过,翻身上马的辛渡,远眺若为报师仇的雨岱领着益州大军前来向他挑战,一想到率兵亲征的人是晋王尔岱,辛渡的眼中有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因齐王拿下了谋逆的宣王,长安城内的内乱巳大抵平息,但长安城外则否,尤其是在罗郡城此处。

    辛渡是在遭受晋上派出一波波袭兵时,知晓闵禄已死之事,接下来轩辕营与叛变的太原之军联手拿下长安,分身无暇的他,面对这措手不及的种种,真恨不能赶快甩掉这黏人的晋王,前往长安救出凤翔。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太子之所以败,是因闵禄击败盘古营,而凤翔会败,起因也在闵禄。若是闵禄挡住了前来长安救圣的轩辕营,今日宣王与他们女娲营也不致因此而让所有的心血都付诸流水。

    可当辛渡得知闵禄是如何死之后,辛渡很想为闵禄抱屈。

    他与闵禄虽称不上是挚友,但他们一同出生入死多年,彼此相知相惜,闵禄与他一般,都是将人生寄托在手中的大刀与主上的身上,他们深信,他们将会以血rou写出辉煌的一页,日后,史官们会将他们的战绩写在史页之上。

    从戎以来打过大大小小无数战役,也历经过艰险的灭南之战,以身为军人为豪的闵禄或许曾在敌军手中受过无数的伤,但闵禄从未战死在沙场之上,可这一回,闵禄虽依然没死在敌军之手,但却死住一个内疚的自己人手上,这软闵禄怎能甘心?

    那个杀了闵禄的殷泉,他有什么资格赎罪?倘若战士杀人得感到内疚,得接受道德上的谴责,那这世上还有人愿从军吗?他们定军人,军人生来就是为了战斗,杀人不过足他们的天职,殷泉为了自己拚斗不过的心魔,却要闵禄也赔上性命,闵禄未免也死得太不值了。

    据闻巴陵已遭齐王之兵拿下,凤翔已失退据之地,现下闵禄所属另一半的女娲营兵士泰半被杀被俘,他得用另一半的女娲营为遭闪在长安的凤翔杀出一线生机,尽速攻回长安解决掉轩辕营以救出凤翔。

    他不能再让凤翔失望。

    尔岱同样也不能再让石寅失望。

    连日来派出数批部队前袭罗郡城,尔岱意在采敌虚实,在大抵已掌握敌况之后,针对罗郡城不利大军作战,尔岱命袭兵将女娲营引出罗郡城,有意与辛渡来场按仇之战。

    自石寅以身作谏,从此面对宁渡皆小心翼翼的尔岱,为了能一报师仇,在日日派出袭兵的同时,亦不断在行辕中与众将军商议如何破辛渡之计,因玄玉已人长安并且成功地救出圣上,他们这支远比轩辕营早到的益州大军,可不能在此战中再拖下去。

    左翼将军的目光,自石寅战死的那日起,就一直停留在他的身上,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

    尔岱很明白左翼将军眼中针对他而来的仇痛是什么,在接受左翼将军口光鞭笞的同时,他也无时无刻不在心中自责与痛悔着。

    他为自己初时的盲目与自大而感到懊悔,为石寅满腔不被明白的爱护之心感到心痛,只是人们总是在事情发生,来不及挽回之后才会懂得清醒,任由他再如何悲伤后悔,也不能令石寅一如以往地再重新站在他的身旁,再多的歉意,也换下回石寅为他牺牲的性命。

    但在痛过之后,已成长的他知道他还是能为石寅做些什么的,他必须向石寅证明,石寅并没有为他白死,石寅将会以他为荣,而下再是失望。

    排列成十十纵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