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心碎神伤 (第3/4页)
来,珩治皇帝不敢相信地看向柳善行,脸色变得铁青,丧子的冲击和事态的发展使他没有多余的理智去分析事情的漏洞和不合情理的细节,他被巨大的惊恐所挟制,目不转睛打量面前这个盼了二十年,失而复得的爱子,越看越觉陌生,突然惊觉自己其实并不了解他的底蕴,是的,他一点都不了解他。 “你…你竟然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来?”皇帝的声音带了颤抖,每多说一个字都觉得心中对这个三皇子的眷念就少了一分“你这样的人怎么会是朕和爱妃月眉的孩子!” 柳善行在听到西皓佑祀的诬陷时回过神来,表情大惊,正欲为自己辩护,见到皇帝那铁青得能吓死人的脸色,听到他愤恨的言语,他却又莫名其妙地冷静下来。 终于能够明白白薇曾经说过的那番话,皇帝之所以对他如此宠爱,无非因为自己是他年轻时代的爱妃所生的,并不在于他是谁,而失去的东西总会是美好的,如果她尚在人间,谁能保证迟暮的美人仍能得到君王的眷宠?一旦发现原来所拥有的并不完美,那么所有梦幻般的泡沫也跟着一一破灭,表象的迷恋,结局可想而之。他帝王的身份,注定了他对儿女的爱永远不会是普通父母的那种纯粹的感情。 自己与这个父皇之间不存在着信任,原本就陌生得很,他说我不是余贵妃的孩子,不是他所想的西皓佑棋。 没有了爹娘,失去了紫苏,不是柳善行,如今皇帝也否认他足三皇子西皓佑棋,那,我到底该是谁? 这一年来的变幻浮沉,真是令人疲惫,事情变成这种地步,不禁让人生问,从中出了什么问题? 鳖异的沉默压迫着殿内的每一个人,俄倾,柳善行的唇角闪过一丝微笑,继而笑出声来。 笑声令在场所有人,包括站殿侍侯的太监宫女身上都滚过一个寒颤,做贼心虚的西皓佑祀更是眼神慌乱,放置在桌面的手也不试曝制地在颤抖。 “你笑什么?!”笑声令珩治皇帝惊怒不安,高声斥问。 柳着行渐渐收住了笑声,神情平静地说出了一句令人吃惊的话:“我不是皇上和余贵妃的儿子。” “你说什么?!” “我不是西皓佑棋,从来都不是。”仍是那么平静,目光清澄地看着面前所有的人,还平添了一份坚决。 他的平静和坚决震慑了众人,这种反常的应对令皇帝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太子西皓佑祥看着这个哥哥,只有这刻他才觉得他确是自己的哥哥,回想起事情的发生经过,突然想到了些什么,注意力转移到二皇兄西皓佑祀身上,陷在惊惧中的人没有察觉。 而皇帝看着那双毫不回避,与自己对视,曾经深为其打动的眼睛。 迷惑,真的令人迷惑。 柳善行被守卫看守在景华宫,形同幽禁,他也很清楚在事情的真相被查出来之前,他是不会获得自由的。 他平和依然,每天只是坐在从前紫苏很喜欢的窗前,凭栏眺望,虽然在宫脊飞檐、黄瓦红墙之中,那抹蓝天小得可怜,却依然让人感到舒服。 眼中浮现出紫苏当初微笑着走上前来帮忙的样子。 多么的美好。 又一抹笑在唇边展染,旁侍的人再次传递着担忧的信息,发生了那么可怕的事情,他还笑得出来,外面不知道内情的还盛传着三皇子不是病了,而是疯了,也难怪,一个小平民突然被皇上认作是皇子,换作了别人,恐怕也经受不起这等刺激吧。想这个苦命的皇子也一定是高兴得过了头,所以疯掉了,说得煞有介事,传得纷纷嚷嚷。 对于这些流言,柳善行还是付诸一笑,只有他自己很清楚,他没有疯,不仅没有疯,还比谁都清醒,在禁闭期间,他有了静静思考的空间,明白了许多过去没有想通的事情。 门外响起脚步声,总管太监带领着一群人走了进来,先恭敬地向柳善行行礼,再严肃地按章办事。 “奉皇上口谕问话,你后悔否?” 柳善行站起来,清明雅然地回答:“不曾后悔,只要皇上答应这件事情,善行就没有任何遗憾了。” 总管太监的眼神中流露出不解,柳善行却不以为然,重新坐回椅子上。 大监无奈,叹了口气,似为其惋惜,没有再说什么,退下了。 紫苏,该如何做,我已经决定好了,你一向支持我的选择,不是吗? 转眼已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午后,紫苏照常陪着蔡婆婆在小屋的院子里织锦毯,这项工作很费心思,要用两支织针把不同颜色的毛线交织起来,形成一幅幅美丽的图案,百鸟朝凤,鸳鸯比翼。 紫苏勤快,人也温和,蔡婆婆非常喜欢她。因为喜欢,就不免对她的身世好奇起来,特别是这个女孩子身上带有的淡淡的哀愁和刻意的平静更引动着她的好奇心。 “阿紫,”她从认识她那天开始就已经是这样称呼她了“看你不梳少女髻了,想必已有人家了吧,你的夫君…” 蔡婆婆第一次问及她的过往,紫苏显得有些措手不及,她一再提醒自己不要多想过去,可是这个举动的本身就是仍然挂怀过往的表现啊。 “他…我和他休离了。”她只能把深印在脑海的事情简单概括成那个最后的结果。 蔡婆婆得到答案之后原本不打算再问,夫妻休离不是什么开心的话题,可是紫苏给予答案时,脸上所流露的表情却蕴涵着不舍、犹豫,婆婆观颜察色,禁不住再问了一句,带上自己的猜测:“宥于孔雀使东南,放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