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0章:各种视角,各种尺度 (第1/2页)
第170章:各种视角,各种尺度 盛夏,七月末的光景。 国外,美国纽约。 慕郗城在会议上对于收购的合作案兴致恹恹,为阿汕的身份和遭遇,想不透,费神; 国内,灵隐寺 。 时汕卷起衬衣袖子,手执毛笔,在寺院的长明灯前。 一笔一画地在功德簿上落笔:上善若水,淡然生活。 陆芜跪在她身边的软垫上,看这个女孩子静下来写字。 毛笔用得并不是很好,书写的字迹却很娟秀。 陆芜记得时汕一直在法国长大,却没有想到姜家柳母嘴里那个连成语都说不好的女儿。 现在,竟然会写毛笔小楷。 “什么时候练的毛笔字?”陆芜问她。 时汕怔了怔,她说“没写过几次,没练过。” “欸?”陆芜撇嘴“阿汕你这就说假话了吧,你妈说你连汉字都写不好,什么时候能用毛笔了,难道是在国外和我哥在一起久了,他教你的?不过,我哥毛笔字也不好。” 时汕在功德簿上,落笔。 祈愿:心诚则灵。 她没有细听陆芜在一边到底说了什么。 记完功德薄,合上。 上午的阳光透过古寺,照在安然跪坐,双手合十的女子身上。 素雅,宁静。 她是一朵清丽的墨色花。 大致是第一次见,这么沉静的时汕,陆芜看出了神。 * 晌午,时汕和陆芜为了询问陆时逸的下落,她们踩着染着青苔的石阶跟在师父的身后慢慢向下走。 一直到,供香客休息的禅房,落座。 陆芜一早问过陆时逸的同事,她找上的这位师父就是他哥失踪前见过的人。 “大师,我哥失踪前来过这儿?见过你。” 陆芜将手里陆时逸的个人照递给僧人师父。 师父回忆“确实,见过。” “那他来这儿做什么来了?” 大师微笑,看着时汕说“姜小姐和陆先生常来,她应该是知道的。” 时汕蹙眉。 她明白师父的意思。 思忖了一下,她问“大师除了上香,祈愿,陆时逸先生还和您说过什么吗?” 师父回忆“上个月初,是我最后一次见他到这儿上香 。因为是六一后的一周他记忆深刻,哦,对了,他大致是来求愿的。” “求什么愿?”陆芜疑惑。 师父想了想,说道“这里有陆先生每次来都记下的功德簿,既然你们是他的家人,可以看看。” “不过。”话锋一转,师父说“香客的功德簿太多,你们想要陆先生的,可要自己找。” “好。” 时汕一口应下来。 陆芜已经在找,她们两个人一起找,翻了太多。 最终时汕找到,开始从他们回国后的第一次过来,翻起。 5月28号,归国,愿阿汕身体康健。 5月31号,暑热,愿阿汕安然不复发。 6月2号,阿汕,安好,我安心。 6月5号,如若失联,照顾好自己。 6月7号,离别,勿念,只求你一世安好。 时汕看着十一留下的功德簿记录,说不动容是不可能的。 功德簿,祈愿,从来都是求自己。 只有他,求得是她。 原来每一次,他和她一起来,都是为了她。 落笔的全是她的名字,她的身体状况。 沉了沉心,时汕让自己冷静,看他6月7号的记录,就知道,陆时逸不是无故失踪的。 更没有遇险、遇害。 功德簿上记下的,是他一早有计划想要离开的证据。 两个月前,时汕不是没有猜忌过慕郗城。 猜忌陆时逸和他有过节,所以他可能对他狠心下手。 就现在看来,两个月前的荒诞猜测,以后可以不用想了。 可慕郗城和陆时逸绝对是有过节的,从每次她提及他,慕郗城的口气就能看出来。 十一有心失踪,更蹊跷。 不论如何,时汕确定他是安全的,安心了不少。 陆芜翻陆时逸的功德簿,撇嘴吃醋道“就说,我和他的关系浅薄,他对你倒是真的上心。连为自己祈愿的功德簿,也半句不离你。” 时汕说“我是个病人,你和我这个残疾过的人计较。” 陆芜摇头“你不用安慰我,我和他原本就不是很亲近。” 时汕不再提。 在她看来,陆芜和十一的关系,不但不浅薄,相反很好 。 亲兄妹,一直都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