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2/5页)
已回降至室温,暂时无祝融造访之虞。上官展云暗自庆 幸。 “我明白了,我自有主张。”程步云轻拂被顽皮好色的夏风所吹散的凌乱发丝,那 纤指轻弄间,又流泄出无限的娇媚。 上官展云险些又忘情的赞叹:“你真的好漂亮!” 万一真说溜嘴,准又是一个不打折扣的“超级随身包”险哉! 程步云拂着香袖逸步飘去之际,又回眸问:“要不要我问候嫂子?” “不必多事!”上官展云闻言,瞬间转乐?怒,斩钉截铁的断然回绝。 那个该死的小女人,居然敢未经他允许就擅自跑回娘家去,身为堂堂一个大男人, 岂有先屈膝示弱的道理? 程步云自知多言无益,便悄悄的自行消失。 虽然上官展云那么说,但他这趟到台湾,还是会抽空到丁家去探望一下他亲爱的表 嫂董纤纤。 丁家是位于台中县太平市辖区,峰峦叠翠的一处山谷谷底的古老大家族。 由于太平市是多山的市镇,丁家坐落的这座山谷和其它谷地一样,交通不便,除了 鲍路局每天早上九点和下午四点各有一班客运车往返谷底外,其余时间便得靠自家交通 堡具,而且从梨山到这个谷地,单程车程便要耗去两个小时,沿途又都是崎岖蜿蜒的山 路,出入相当耗时。 因此让这山谷与丁家不受文明进步与时代变化的影响,得以保有其原始古朴的风貌 和生活方式。 本来丁家都一直与世隔绝的在这个山谷中,过着属于它自己的生活,几乎和外界没 有什么往来,加上这个地方人烟罕至,住户除了丁家也只有零零稀稀几户,所以丁家就 像座落于山谷中的每户人家一样,与世无争、安静淡雅。 直到近几十年来,第五代和第六代当家后,丁氏一族才渐渐?世人所知晓,因为第 五代经营了一个观光胜地…丁氏大观园。 “丁氏大观园”是丁家的祖先仿曹雪芹的旷世名著“红楼梦”里的“大观园”所建 造的园林,园中一景一物都经过相当的考据,几乎和小说中所描述的一模一样。 第五代的当家夫妇丁宁和唐荣为了经济的因素,而将这个本来属于丁家私人的园林 加以开发,并对外开放,以赚取臂光收入,维持生计。 岚影湖光、水天一色的“丁氏大观园”就像国内西湖度假村、菲律宾的老渥、印尼 的答里岛一样,是个设备完善的度假天堂,所以游客络绎不绝,尤其遇有连续假期或寒 暑假,更得事先预定饭店房间,否则便会一床难求。 “丁氏大观园”之所以有名,不仅是因为它风光旖旎、碧水萦回,还有几个独具的 特色?世人所津津乐道,增加了它的知名度。 其一是…丁氏大观园里的服务生与工作人员一律都是穿著古装,而且是以唐朝服 饰为主,连头饰、发型都是唐朝妆扮。 迸园加上古装人儿,更让游客们有种走入时光隧道、重返古代世界的乐趣,因此格 外引人入胜。 其二是…丁家古宅主要有二文府,这个丁氏大观园便是建在二府中间地带的园林。这二府虽亦是中国传统古宅,但并非仿“红楼梦”中的“荣、宁”二府所建,乃因第 五代当家夫妇叫丁宁与唐荣,所以外人便以“荣、宁”二府来戏称丁家这二府。 其三是…丁家的“荣府”只住女人,可说是个“女儿国”;而“宁府”只住男人 ,是个“男人国”两府的男女老幼通常都在两府间的“大观园”举办各种家庭聚会。 而且,丁家的人一直到第五代的爷奶辈、第六代的父母辈大多还穿著古装,连最年轻的 第七代孙子辈中也有不少人喜欢身着古装,过着古朴的生活。最有意思的是,他们的称 呼都尚留有古味,管叫父母?“爹”啊、“娘”啊之类的。 其四是…丁宁和唐荣这对老夫妇曾经收养了许多的孙子孙女,而使得原本就人丁 ?多的丁家更众人气旺盛。在这群?多的孙子孙女中,最?世人津津乐道的是“荣府” 中,被称?“十二金钗”的十二位花样年华的少女。 这“十二金钗”中,除了其中两位有丁家血脉外,其它十个都是丁宁和唐荣收养的 甭儿。由于他们都未入丁姓,所以外人便谣传丁家之所以不让这些养孙女入丁姓,是因 为把她们当成“童养媳”看待,至于真相为何,外人便不得而知了。 这些异于一般人家的丁氏传奇,让“丁氏大观园”增添了许多吸引游客到访的题材 ,使得丁氏大观园自对外开放经营以来,中外游客逐年增多,纷至沓来。 既然有可观的观光收入,那么丁家应该很有钱哦? 如果你这么想就大错特错了!正好相反! 丁家虽有为数可观的观光收入,但光是年年暴增的土地增值税及各种税赋,还有“ 荣、宁”二府和大观园每年的维修花费、古装置装费、管销费用;以及没有金钱观念的 丁家二老欠下的庞大债务,加上丁家又生养为多;这加加总总之后的开销简直是吓活死 人的天文数字。 相较之下,可怜的观光收入根本入不敷出。 所以丁家在外人眼里看来是风风光光,既拥有占地面积广大的古宅、穿著光鲜亮丽 ,又有可观的观光收入,但实际上却苦哈哈的,穷得连穷鬼路过都会逃之夭夭。 若非丁家的“荣、宁”二府各有一名当家第六代的理财大师掌管财政大权,扛起运 筹帷幄、维持家计之责,丁家上上下下一大家子,早就流落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